跨境人民币市场准入方案与改革
新加坡 — 亚洲证券业和金融市场协会(ASIFMA)、摩根大通和金杜律师事务所发布“人民币系列:跨境人民币市场准入方案与改革”白皮书,涵盖了当前跨境人民币市场上已有的开放机制以及即将开放的新平台。
“近年来跨境人民币市场的开放和改革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2015年人民币纳入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以及年初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开放更是让国际投资者深感振奋。此外,自2002年中国推出合格海外投资者制度(QFII)来,跨境人民币市场上出现了众多跨境投资渠道,甚至有时会使海外投资者感到混淆。随着中国跨境人民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以及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跨境市场兴趣的进一步提升,我们认为在这个时间节点推出这样一份报告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帮助投资者梳理和分析现有机制,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藉此与市场人士探讨人民币市场进一步开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机制。”ASIFMA董事总经理、固定收益部主管彭志伟在白皮书发布会上表示。
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萧乃莹(Minny Siu)律师表示:“此报告的最吸引之处在于其体现了人民币迈向国际化的步伐之快。而在高速发展的市场情况下,如何确保不错过境内人民币市场内任一准入渠道的最新位置和发展,也使得撰写此报告极具挑战性。”
除了对跨境人民币市场现有资金出入境渠道的系统梳理外,这份报告还深入探讨了可能对市场构成深远影响的几项主要制度和改革措施。同时围绕这些新举措的潜在影响以及投资者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资本市场的逐步放开,未来将会出现新的跨境渠道。正如报告中所梳理的多项制度所体现的,直接融资将在服务中国实体经济金融需求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摩根大通全球人民币业务总监蒋红波表示。
中国针对股票、债券和外汇市场推出了多项新举措,逐步推进资本市场开放进程。
2016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开放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CIBM),取消了多数境外金融机构的投资额度限制,标志着这一全球第三大债券市场向着全面开放迈出了重要一步。
“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开放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变革,将逐渐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者进入;同时国内熊猫债券市场的发展也正在吸引海外发行人的兴趣。所有这些进展都表明中国债券市场正在加速推进与境外资本市场的融合。”蒋红波表示。
“我们认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及开放将继续下去。全球投资者将会迎来更多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而这对于国际投资者而言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尤其是考虑到中国快速增长的国内债券市场能够提供比其本国市场更高的收益率。此外,随着更多跨境通道的开通,中国投资者也能更好地熟悉国际市场及全球市场准则,并且将一些准则引入中国市场,促进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我们认为中国市场将会进一步融入全球金融体系,而这个开放和融入的过程对中国以及全球金融市场都将带来积极影响。” 彭志伟补充称。
关于亚洲证券业与金融市场协会
亚洲证券业与金融市场协会 (ASIFMA) 是一个独立的区域性行业协会,会员基础广泛,由银行丶资产管理公司丶律师事务所及市场基础设施服务供应商等90多家领先机构组成。 协会的使命是发掘金融行业的共同利益来推动亚洲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发展,为区内的经济发展及增长提供基本条件。
关于金杜律师事务所
作为首家也是唯一一家总部位于亚洲的全球性律师事务所,金杜律师事务所正在致力于让亚洲走向世界,让世界联通亚洲。我们战略性地将自身定位于世界的成长型市场和金融中心,金杜是全球唯一一家在中国、澳大利亚、香港、英国、美国及欧洲的重要区域均拥有执业能力的律师事务所。联合来自30个办公机构的2700多名律师,金杜正在为客户提供他们迫切需要的极具深度的商业和法律专业知识、商业智慧,以及对本地文化的透彻理解。
关于摩根大通集团
摩根大通集团(纽约证券交易所:JPM)是一家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公司,管理资产达2.4万亿美元,业务遍及全球,在投资银行、个人及小型企业金融服务、商业银行服务、金融交易处理及资产管理等领域均享有领先地位。作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成份股,摩根大通通过旗下摩根大通和大通品牌为美国数百万计的私人客户以及全球众多知名企业、机构及政府客户提供服务。更多信息请登录:www.jpmorganchase.com